返回

大地芬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六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换了两亩田后,对堂弟说:“秉贵,鸦片烟抽不得了,再抽就抽到阎王佬儿那里去了。”

    陶秉贵却说:“不在神仙位,哪知神仙味!我宁愿只活三天,也不愿像你那样活十年。再说,我不抽鸦片,你的田哪里来?”

    陶秉坤无言以对,知道他已是无可救药了。

    陶秉坤一家起早摸黑,赶急将新置的水田插上秧。

    这天正想歇息半日,陶秉贵带着儿子陶玉财打上门来。陶秉贵叫道:“秉坤,你得补我钱!今天两亿元金圆券才换到一块光洋了,我那两亩田不等于掉了一半价?”

    陶秉坤胡子一吹:“没这道理,我们是按三天前的价成交的。”

    陶玉财吼起来,颈子蓦地粗了:“不补钱,你就退回我们一亩田!”

    陶秉坤说:“我们是签了字据画了押的,你要不服,我们到县法院打官司去!”

    陶秉贵说:“你莫要仗势欺人,谁不知你儿子在县里做事?”

    陶秉坤火了:“我仗过什么势?我这一辈子是被你家欺负大的!有理走遍天下,无理寸步难行,我们的交易是双方情愿的,要怪你怪刮民(国民)党去!是他们发的这种不值钱的钱!”

    陶秉贵还想争,却理屈词穷。陶玉财气哼哼地走到陶秉坤面前,正欲开口,陶玉山抱着肩膀过去,用墩墩实实的身体拦住他。两人似两只好斗的公鸡,怒目而视。

    陶秉贵把陶玉财拉开:“秉坤,算了,我不怪你,可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受害吧?”

    陶秉坤脸色就缓和了:“你要这样说话,还听得下去,和气才生财嘛。好吧,不让你一个人吃亏,我再补你四亿金圆券。”

    陶玉山要阻止父亲,却被他推开了。他进屋抱了两捆金圆券出来,扔在陶秉贵怀里。

    由金圆券贬值酿造出来的愤怒情绪在安华县境蔓延,渐成汹涌之势。六月初,一批茶农把采制好的散发着土地芬芳的头道茶卖给茶行,他们得到的是成箩的金圆券。可是他们去米号购米,去酒店打酒,去布庄给妻儿老小扯布时,所有商家像串通好了似的,一律拒收这种纸币,使得他们的血汗所得眨眼之间变成了一堆废纸。他们先是惊愕、呆懵,接着是气愤和暴怒。和商家争辩了一通没有结果之后,他们手持扁担成群结队来到县政府,要向县太爷讨个公道。与此同时金圆券作废的消息迅速向萸江四周辐射,愈来愈多的人们涌进城来,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怒潮,席卷了县城唯一的一条街道。农民不是学生,闭门不理只能激发他们更大的愤怒,乃至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。县长蔡如廉只好硬着头皮站在县政府大门前的台阶上,反复向人们解释,政府并没有宣布金圆券作废。但他的解释是软弱无力和徒劳的,他既不能说服商家使用这种货币,也不能使人们手中的纸币保值,更谈不上为此承担责任。因此他的话听来倒像是一个骗子的辩解和搪塞。他的话未完,就有人向他唾痰,接着有成捆的金圆券砸向他,扁担也横空而来。蔡如廉脑门上挨了一击,仓惶逃进县政府,令人关紧大门。大门乃前朝遗物,橡木做成,特别厚实,又有粗大门杠卡住,凭任人们肩撞脚踢,它自岿然不动。怒潮汹涌到此受阻,便喷溅着凶狂的浪花回转头,咆哮着冲向街两旁的所有店铺。

    民国以来安华县最大的一场骚乱就此暴发了。人们闯入来不及关门的商店,砸烂柜台,损毁货物,抢走商品,殴打店员,随心所欲地发泄着胸中的愤懑与不平。他们把自己刚刚卖给茶商的茶叶倒到街上放火焚烧,将金圆券掷给老板,然后抢走他们柜台里的银元。整个小城浓烟滚滚,一片喧嚣。心惊胆战的蔡如廉躲在办公室,用电话调来县自卫团的一个连。可他们面对如此众多的骚乱者束手无措,站在街口外不敢进,只是胡乱朝天开了几枪。人们仿佛都明白法不治众的道理,闹得愈加放肆,他们被蒙骗得太苦了,被剥削得太狠了,他们除了几张废纸就一无所有了!只有在这种无法无天的破坏中,他们才能取得一点心理补偿。

    骚乱持续了两个时辰,由于土匪的突然出现而平息下来。土匪训练有素,凶残狡猾,他们身着与人们相同的衣服,嘴里怒骂着相同的话,猝不及防地冲进一家钱庄,抢劫了里面所有的银元和金条。当不明真相的人欲从他们手中分一杯羹时,他们亮出了短枪,砰砰砰,立即就有三个人横尸街头。土匪们迅速地从一条小巷撤出城外,骑马向深山之中逃遁。自卫团奉命追击,除了抬回自家兄弟的一具尸体外一无所获。

    傍晚,教堂的晚钟不慌不忙地响起,蔡如廉坐立不安,如热锅上的蚂蚁。这时于亚男带着老曹进了县政府。蔡如廉焦灼地:“于校长,我正想找你!安华的局势我是控制不了啦,骚乱明天再来一次,萸江恐成一片焦土!我看只好求助于贵党啦!”

    于亚男说:“要解除安华人民的苦难,只有换掉你大门上的牌子。蔡县长,还记得我们握手的事吧,是时候了!”

    蔡如廉问:“起义?”

    “对!”于亚男把老曹介绍给他,“这是我们负责人,老曹,整个起义,由他领导。”

    老曹与蔡

第二十六章(4/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